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臭豆腐咋吃更安全

来源:食品工程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7-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臭豆腐,是一种外陋内秀、平中见奇的特色食品。面对一碗浇了蒜汁、辣椒、香油的油炸臭豆腐,有人欲罢不能,有人却不仅忍受不了它的气味,更担心它的卫生与安全。 怎样吃臭豆腐

臭豆腐,是一种外陋内秀、平中见奇的特色食品。面对一碗浇了蒜汁、辣椒、香油的油炸臭豆腐,有人欲罢不能,有人却不仅忍受不了它的气味,更担心它的卫生与安全。

怎样吃臭豆腐,才能美味与安全兼得?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郭顺堂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说,臭豆腐是一种传统的发酵豆制品,一般经过配卤(也就是配制含有盐和微生物能够让豆腐发酵的卤汁),然后将切好的豆腐块放到卤汁中进行腌制和发酵,等豆腐表面生出白毛,颜色变灰,就成了味道极具“个性”的臭豆腐。臭豆腐在夏季的腌制发酵时间通常约为6小时,冬季约为2天。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作为一种传统食品,臭豆腐在不同地域的制作方式、颜色和外形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除了大名鼎鼎、“臭气扑鼻”的长沙臭豆干儿,还有颜色浅白(油炸后呈金黄色)、臭味略淡的绍兴臭豆腐。

臭豆腐之所以“闻着臭”,是因为豆腐在卤水中发酵腌制,在此过程中,豆腐蛋白中的含硫氨基酸被分解,产生了一种叫作硫化氢(H2S)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具有刺鼻的臭味。与此同时,豆腐中的蛋白质在蛋白酶作用下也会逐渐分解,产生大量的氨基酸和肽,而氨基酸和肽是呈现鲜味的成分,具有鲜美的滋味,所以臭豆腐“吃着香”。

建议喜爱吃臭豆腐的消费者,要到正规商场、超市选择有质量保障的产品,同时注意控制单次的食用量。另外,多吃点儿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蔬果中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阻断亚硝胺生成,让美味与安全都有保障。

臭豆腐制作过程中,能合成大量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B12,所以被认为是一种健康食品。但相关研究证实,豆制品发酵过程中会产生甲胺、腐胺、色胺等胺类物质以及硫化氢,臭豆腐吃多了会造成这些化合物的过度摄入,因此多吃对健康并无益处。同时,胺类物质存放时间长了,还可能与亚硝酸盐作用,生成致癌物亚硝胺。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臭豆腐的制作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非常高,一旦控制不好,很容易受到有害细菌的污染,轻者会引发人体胃肠道疾病,重者还会导致肉毒杆菌大量繁殖,产生一种有毒物质——肉毒毒素。

腌制臭豆腐的卤水,有的是用新鲜苋菜梗发酵腌制后所泡制出的卤汁,有的则是用豆豉、纯碱、香菇、冬笋、盐等煮制而成。

记者 李建

本文转自:中国经济网


文章来源:《食品工程》 网址: http://www.spgczzs.cn/zonghexinwen/2022/0728/844.html



上一篇:河南2个PPP项目纳入全国项目管理库,总投资21.
下一篇:夏天为什么易发胖?8条建议让你拥有好身材

食品工程投稿 | 食品工程编辑部| 食品工程版面费 | 食品工程论文发表 | 食品工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食品工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