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食品工程版面费是多少[06/01]
- · 《食品工程》投稿方式[06/01]
- · 《食品工程》期刊栏目设[06/01]
与食品添加剂打了30年交道的专家,是怎么看食品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具体来讲,首先要进行动物毒性试验确定动物最大无作用剂量,将最大无作用剂量除以安全系数(一般是100),即可求得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ADI)。确定某物质的每日允许摄入总量后
具体来讲,首先要进行动物毒性试验确定动物最大无作用剂量,将最大无作用剂量除以安全系数(一般是100),即可求得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ADI)。确定某物质的每日允许摄入总量后,就需要进行人群的膳食调查,根据膳食中含有该物质的各类食品的每日摄取量,制定出其中每种食品含有该物质的最高允许量。“可以看出食品添加剂的允许使用量非常低的,合规使用不会对人体产生毒害。”何春毅表示。
不同人群的膳食习惯不同,因而世界各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和产品标准并不统一。但总的来讲,虽然各国对于食品添加剂的管理范畴各不相同,安全性上却并无分歧。
这也是何春毅的无奈所在。在一次次关于食品安全的舆论事件中,消费者被引导走向了“配料表越干净越好”的误区,普及食品添加剂科学知识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但以何春毅的过往经验来看,食品添加剂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门槛,涉及多学科,专业性极强,非专业学者很难讲清楚其中的原委,也因此,很容易出现非本专业领域人士对食品添加剂错误解读的情况,造成公众的误解越来越深,甚至引起更大的社会恐慌。
事实上,一些相关网站在公布抽检不合格食品时,涉及食品添加剂的,多数都是食品企业用错、用过量,极少是食品添加剂本身不合规合法。在何春毅的30年从业记忆里,这样的次数屈指可数。
食品界人士常说一句话: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何春毅解释称,这是因为在现代食品工业中,很多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要乳化、消泡、成型和凝结、保鲜、增加营养成分等,如果不应用食用添加剂,普通的大众化食品就没法生产制造。
何春毅非常认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的观点,他认为,食源性疾病是食品安全问题的头号难题,而食源性疾病主要是致病的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污染了食品,人吃进去之后引发疾病甚至死亡。正是食品防腐剂和抗氧剂的存在,预防了食物变质和被氧化,确保食品类在有效期内维持该有的产品质量。“合规使用食品添加剂本来就有保障安全的作用。”
“浙江的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有两个特征,一是技术型,二是外贸型。”何春毅提供了一组数据。以浙江为例,2021年,产品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含)的关联企业共计56家,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总数量占全国的7%,销售占全国的10%,出口占到全国的14%,新增发明专利超过200项。而普通的食品企业,要拿到一个发明专利是很不容易的。
指尖轻轻一点,一口纯正的东北腔瞬时响了起来。
按照《标准》,在加工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含量其实非常少,本身也不具备营养价值。不过何春毅特别指出,也有部分食品添加剂具有保持或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作用,能保证人们在各生长发育阶段、特殊人群及各种劳动条件下获得合理、均衡的营养。
“完全不会。”何春毅答得很干脆,“事实上也避免不了。”
这些年,“不含防腐剂”“零添加”“纯天然”等食品宣传概念和卖点兴起,在抓住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理念和心理的同时,也让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变得更为敏感。
“像妇女孕早期为了预防宝宝出生缺陷,需要补充叶酸,这个叶酸就是食品添加剂的一种。”何春毅留意到,现实中出现 了“割裂”的一面,同样都是食品添加剂,当各类维生素、氨基酸或矿质元素出现在某些产品的宣传标语中时,大家往往会觉得这些产品绿色健康;而当一堆具体的、不太被人熟知的化学名词出现在食品配料表中,大家又会认为这个产品不太健康。由此可见,公众对食品添加剂依旧缺乏准确、科学、系统的认知。
正是因为有了可以大批量生产并且长期保存的食物,人类的生存才能不再完全依赖农业生产周期,地球才能在今天养活70多亿人口。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维持不了人类的现代生活。
也因此,何春毅个人认为,海天味业酱油添加剂风波对浙江的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影响有限。“一方面是很多产品浙江产量的一半以上都是出口到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另一方面,企业还是以B端业务为主,一般来采购的都是食品行业的企业,这些企业会有自己的需求以及判断在里头。”
回归事实、回归理性、回归科学
对于大众而言,此次风波也或许再一次推动了食品添加剂的科普觉醒。不过,何春毅也不期望能够一蹴而就——毕竟,在资讯爆炸的今天,“回归事实、回归理性、回归科学”说易行难。
文章来源:《食品工程》 网址: http://www.spgczzs.cn/zonghexinwen/2022/1018/863.html